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建立符合现代医学标准的成分检测体系成为行业共识。本文将系统介绍基于西医检测技术的中药成分分析规范,涵盖样品类型、检测指标、技术方法及核心设备。
原生药材 包括未炮制的植物根茎(如人参、黄芪)、动物组织(如鹿茸、冬虫夏草)及矿物类药材(如朱砂、石膏)。
加工制剂 涵盖煎煮浓缩液、颗粒冲剂、丸剂(如水蜜丸、浓缩丸)以及现代提取物(如银杏叶提取物)。
终端产品 包含口服液体制剂(如藿香正气水)、胶囊制剂(如灵芝孢子粉胶囊)和外用膏贴类产品。
活性成分定量 黄酮类(葛根素、黄芩苷)、生物碱(麻黄碱、小檗碱)、皂苷类(人参皂苷Re)等特征成分的含量测定。
安全性检测 涵盖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以及黄曲霉毒素等微生物毒素检测。
掺伪鉴别 运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川贝母、冬虫夏草等易混淆品种,红外光谱法识别阿胶中牛皮源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 Waters ACQUITY系列,配备QDa质谱检测器,实现三七中20种皂苷成分的同步分析。
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 Agilent 6470型LC-MS/MS,检测中药材中0.01ppm级别的农药残留。
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 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用于中成药口服液的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快速检测。
2023年国家药监局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通过LC-MS/MS技术在某降糖中药中检出违禁添加的格列本脲,检测灵敏度达到0.05μg/g。同时,近红外光谱技术已实现中药配方颗粒的在线质量监控,单批次检测时间缩短至3分钟。
本检测体系融合现代分析技术与传统药学理论,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中国药典》2025版的修订,检测项目将新增基因毒性杂质筛查等20项指标,推动中药产业向精准化检测方向发展。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西医检测中药成分检测标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人防门检测频率检测标准
下一篇: 涂层厚度检测什么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