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大米作为我国居民的主食之一,其农药残留(农残)检测成为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实验室常用技术,系统介绍大米农残检测的样品要求、检测项目、方法及仪器设备。
大米的农残检测样品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集和处理。通常情况下,检测样品包括籼米、粳米、糯米等不同品种的成品大米,要求样品无霉变、无虫蛀,且来源明确。根据《GB/T 5491-2020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采样时应从同一批次中随机抽取至少1 kg样品,经粉碎、混匀后分装至洁净容器中,冷藏避光保存,避免污染和变质。
大米农残检测主要针对以下两类污染物:
检测限量需符合《GB 2763-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 2762-202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挥发性较强的有机磷、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测。通过样品提取、净化后,利用色谱柱分离目标物,检测器(如ECD、FPD)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法(HPLC) 主要用于热稳定性较差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部分真菌毒素检测。结合紫外检测器(UV)或荧光检测器(FLD),实现高灵敏度分析。
质谱联用技术(GC-MS/LC-MS/MS) 通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可同时检测多种农残,尤其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及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用于重金属元素检测,如铅、镉等,通过样品消解后测定元素含量。
大米农残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技术环节,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消费者在选购大米时,也应关注产品检测报告,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本文内容基于现行国家标准整理,实际检测需以实验室具体操作规程为准。)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大米检测农残检测标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检测高粱方法检测标准
下一篇: 桥梁检测费计算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