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所!
试验专题 站点地图 400-635-0567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非标实验室 > 检测标准

碰撞检测新检测标准

原创发布者:北检院    发布时间:2025-04-23     点击数:

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碰撞检测新标准下的关键要素解析

随着工业制造与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碰撞检测的标准也在持续更新。本文将围绕新检测标准的要求,详细解析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为相关领域提供技术参考。

检测样品

新标准中涉及的检测样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汽车零部件:如保险杠、车门、安全气囊等关键部件。
  2. 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的耐撞性能测试
  3. 工业机械防护装置:如机器人外壳、机床防护罩等。
  4. 包装材料:针对运输过程中易损物品的外包装抗冲击能力评估。

检测项目

根据新标准,核心检测项目涵盖以下内容:

  • 冲击能量吸收:测试样品在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 加速度变化:记录碰撞瞬间样品表面及内部的加速度峰值。
  • 形变量分析:量化碰撞后样品的永久形变或结构损伤。
  • 失效阈值判定:确定样品在何种冲击条件下失去原有功能或防护性能。

检测方法

新标准对检测流程进行了优化,主要方法包括:

  1. 实验室模拟碰撞:使用可控冲击装置(如摆锤、跌落塔)复现实际碰撞场景。
  2. 多角度重复测试:从不同方向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碰撞,评估其抗疲劳性。
  3. 动态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实时记录碰撞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变化。
  4. 非破坏性检测:借助超声波、X射线等手段分析内部结构损伤。

检测仪器

为满足新标准的高精度要求,检测中需使用以下仪器设备:

  • 高速摄像机:捕捉碰撞瞬间的微观形变与运动轨迹(分辨率需达到1000 fps以上)。
  •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样品在X/Y/Z方向的加速度数据。
  • 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静态与动态冲击载荷的施加与记录。
  • 激光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量样品的表面形变。
  • 数据分析软件:整合实验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如ANSYS、MATLAB等)。

结语

新发布的碰撞检测标准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估的严谨性。通过明确检测样品范围、细化检测项目、规范操作流程及仪器要求,该标准为制造业、电子行业及运输领域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未来,随着技术迭代,碰撞检测方法将持续优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分享

实验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测试流程

碰撞检测新检测标准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碰撞检测新检测标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 服务保障 一对一品质服务
  • 定制方案 提供非标定制试验方案
  • 保密协议 签订保密协议,严格保护客户隐私
  • 全国取样/寄样 全国上门取样/寄样/现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