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陨石作为地外天体物质的代表,其检测与鉴定需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流程。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陨石检测需从样品分类、成分分析到结构验证进行系统性研究。以下从检测样品、项目、方法及仪器角度,对陨石检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陨石检测涵盖三大类样品:
根据GB/T 31982-202X《天体物质检测规范》,陨石检测须完成五大关键分析:
无损检测阶段 使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HHXRF)进行原位元素筛查,结合三维激光扫描重建陨石表面特征。磁化率计测量样品磁化强度,红外光谱仪分析熔壳玻璃质成分。
微损检测技术 切割制备抛光片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解析晶体取向。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实现ppb级痕量元素检测。
破坏性检测流程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同位素比值,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太阳风注入粒子。中子活化分析(NAA)检测铀、钍等放射性元素。
仪器类型 | 检测功能 | 技术参数要求 |
---|---|---|
场发射扫描电镜 | 微观形貌与元素面分布 | 分辨率≤1nm |
激光剥蚀质谱仪 | 原位同位素分析 | 空间分辨率≤10μm |
X射线衍射仪 | 矿物相定性定量 | 角度精度±0.001° |
显微红外光谱系统 | 含水矿物检测 | 光谱范围7800-350cm⁻¹ |
热电离质谱仪 | 高精度同位素比值测定 | 精度≤0.005% |
符合陨石特征的样品需满足:镍含量≥5%(铁陨石)、球粒结构可见(普通球粒陨石)、橄榄石Fo值75-95(石铁陨石)。同时δ¹⁷O同位素需落于太阳系分馏线范围内,宇宙成因核素含量需高于地壳本底值3个数量级。
本检测标准为陨石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地外物质研究的规范性与数据可比性。检测机构须取得CMA认证资质,所有检测数据保存周期不少于30年。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国家检测陨石的检测标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全国检测酒精数值检测标准
下一篇: 检测通道有哪些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