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所!
试验专题 站点地图 400-635-0567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非标实验室 > 检测标准

松材线虫检测规范标准参考

原创发布者:北检院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松材线虫检测规范标准解析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植物的病原线虫,其传播可导致松树大面积枯死。为有效防控松材线虫扩散,需依据规范标准开展科学检测。以下从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仪器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检测样品

检测样品主要来源于松树及其媒介昆虫。具体包括:

  1. 松树组织:如树干、枝条、根系等部位的木质部或韧皮部样本,优先选择枯萎或变色部位。
  2. 媒介昆虫:如天牛成虫或幼虫(如松褐天牛),需采集其虫体或蛹室周围木屑。
  3. 土壤样本:针对根系周围土壤,用于辅助判断线虫传播途径。

检测项目

检测需覆盖以下核心内容:

  1. 形态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线虫的形态特征,包括口针、尾部、生殖系统等结构。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特异性基因片段(如ITS、28S rDNA)进行PCR扩增,确认线虫种类。
  3. 生物学检测:通过接种健康松树或离体组织,观察病害发展情况。
  4. 分离培养:从样本中分离纯化线虫,评估其活性和致病性。

检测方法

  1. 形态学鉴定法 取样后,采用贝曼漏斗法或直接解剖法分离线虫,固定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比对标准形态特征数据库。

  2.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提取样本DNA后,使用特异性引物(如PM-F/PM-R)进行PCR扩增,通过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与已知松材线虫序列比对。

  3. 生物学检测法 将分离的线虫接种至健康松树幼苗或离体松枝,置于25℃恒温环境中培养,定期观察松树萎蔫、流脂等典型症状。

  4. 分离培养法 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纯化线虫,接种至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线虫繁殖及活性。

检测仪器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以下关键仪器设备:

  1. 光学显微镜:用于线虫形态观察,推荐配备差分干涉对比(DIC)功能。
  2. PCR仪:支持常规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分子检测。
  3. 离心机:用于样本预处理及DNA提取,转速需达到12,000 rpm以上。
  4. 恒温培养箱:维持25–28℃环境,用于线虫培养及生物学检测。
  5. 电泳仪:配合凝胶成像系统,分析PCR产物大小。

结语

松材线虫检测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确保结果准确。通过科学的样品采集、项目筛选及仪器分析,可有效控制病害传播,为林业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分享

实验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测试流程

松材线虫检测规范标准参考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松材线虫检测规范标准参考)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 服务保障 一对一品质服务
  • 定制方案 提供非标定制试验方案
  • 保密协议 签订保密协议,严格保护客户隐私
  • 全国取样/寄样 全国上门取样/寄样/现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