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普通混凝土用石检测的样品主要为天然或人工制造的粗骨料与细骨料。粗骨料包括碎石、卵石及再生骨料等,粒径范围通常为5~40mm;细骨料涵盖天然砂、机制砂及混合砂等,粒径小于5mm。样品需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B/T 14684-2011、GB/T 14685-2011)进行代表性取样,每批次样品采集量不少于试验需求量的2倍。
普通混凝土用石的核心检测项目包含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坚固性及碱活性。其中颗粒级配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与强度;含泥量超标会降低水泥浆粘结性;压碎指标反映骨料抗压能力,直接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颗粒级配检测 采用筛分析法,将试样通过标准方孔筛组进行分级筛分,计算各粒径区间累计筛余百分比,判定级配是否符合连续或单粒级要求。
含泥量与泥块含量检测 通过冲洗法测定:称取试样后经淘洗、沉淀、烘干,计算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需增加浸泡破碎环节,检测粒径大于1.18mm的颗粒破碎情况。
针片状颗粒检测 使用游标卡尺法,随机选取200颗以上骨料颗粒,测量长向与短向尺寸,计算针片状颗粒(长厚比≥3)的质量占比。
压碎指标检测 将试样装入标准压碎值测定仪,施加200kN压力后筛分,计算破碎后小于2.36mm颗粒的质量百分比。
检测过程需配置专业设备:
规范执行混凝土用石检测可有效控制骨料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抗渗性与耐久性。检测机构需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立完整检测体系,通过科学的样品处理与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材料保障。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石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检测
下一篇: 光学和光学仪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