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粒度分布是材料科学、地质勘探、制药等领域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应用性能。本文将从检测样品、检测项目、方法原理及仪器设备等维度,系统介绍粒度分布试验的核心内容。
本次试验涉及的主要样品类型包括:
样品需经过干燥、分散预处理,确保无结块或团聚现象,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粒度分布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原理: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通过散射光强与角度的关系反演粒径分布。 适用范围:0.1 μm–3000 μm的固体或液体悬浮颗粒。 优势:测量速度快、重复性高,适用于宽分布样品。
原理:通过分析颗粒布朗运动引起的散射光波动,计算粒径分布。 适用范围:1 nm–10 μm的纳米级颗粒或胶体体系。 优势:适合超细颗粒检测,无需样品分散。
原理:利用标准筛网对颗粒进行机械分级。 适用范围:38 μm–125 mm的粗颗粒材料(如砂石、矿物)。 优势:操作简单、成本低,但耗时较长。
激光粒度分析仪
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
振动筛分机
粒度分布试验为材料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通过科学选择检测方法(如激光衍射法、动态光散射法)与高精度仪器,可全面解析样品的粒径特征,助力工业生产与科研创新。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粒度分布试验)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