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食用油质量安全检测全解析:样品、项目与方法一览
食用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消费者健康。为保障食用油品质,专业检测机构会通过科学手段对样品进行多维度分析。以下是某次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核心内容,涵盖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方法及仪器等关键信息。
本次检测共涉及5类常见食用油样品,包括:
所有样品均从市售渠道随机采购,确保检测结果反映真实市场情况。
检测涵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中规定的核心指标,具体包括:
酸价与过氧化值 依据GB 5009.229-2016和GB 5009.227-2016标准,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通过中和反应定量分析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含量。
黄曲霉毒素B1 参照GB 5009.22-2016,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进行检测,灵敏度可达0.1 μg/kg。
苯并芘 按GB 5009.27-2016要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并定量目标物,确保检出限低于5 μg/kg。
脂肪酸组成 采用GB 5009.168-2016中的气相色谱法(GC),对油脂甲酯化处理后分析各脂肪酸比例。
食用油质量检测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与先进仪器,可有效识别劣质油、掺假油及潜在风险物质。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品牌产品,并关注检测报告中的关键指标,确保饮食安全。
(本文内容基于实验室真实检测流程整理,数据及方法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食用油测试)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