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所!
试验专题 站点地图 400-635-0567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非标实验室 > 其他样品

食用油测试

原创发布者:北检院    发布时间:2025-04-17     点击数:

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食用油质量安全检测全解析:样品、项目与方法一览

食用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消费者健康。为保障食用油品质,专业检测机构会通过科学手段对样品进行多维度分析。以下是某次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核心内容,涵盖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方法及仪器等关键信息。

检测样品

本次检测共涉及5类常见食用油样品,包括:

  • 花生油(压榨一级)
  • 大豆油(精炼)
  • 菜籽油(冷榨)
  • 玉米油(浸出工艺)
  • 橄榄油(特级初榨)

所有样品均从市售渠道随机采购,确保检测结果反映真实市场情况。

检测项目

检测涵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中规定的核心指标,具体包括:

  1. 酸价:反映油脂氧化酸败程度,超标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2. 过氧化值:衡量油脂氧化初期产物含量,过高易导致哈喇味。
  3. 黄曲霉毒素B1:强致癌物质,常见于原料储存不当的油品。
  4. 苯并芘:高温加工可能产生的多环芳烃类致癌物。
  5. 脂肪酸组成:评估油脂营养价值和掺假风险。

检测方法

  1. 酸价与过氧化值 依据GB 5009.229-2016GB 5009.227-2016标准,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通过中和反应定量分析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含量。

  2. 黄曲霉毒素B1 参照GB 5009.22-2016,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进行检测,灵敏度可达0.1 μg/kg。

  3. 苯并芘GB 5009.27-2016要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并定量目标物,确保检出限低于5 μg/kg。

  4. 脂肪酸组成 采用GB 5009.168-2016中的气相色谱法(GC),对油脂甲酯化处理后分析各脂肪酸比例。

检测仪器

  • 电位滴定仪:用于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精准滴定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检测痕量毒素与污染物。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鉴定苯并芘等复杂有机物。
  • 气相色谱仪(GC):解析脂肪酸组成及掺假特征。
  • 紫外分光光度计:辅助检测部分氧化产物。

结语

食用油质量检测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与先进仪器,可有效识别劣质油、掺假油及潜在风险物质。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品牌产品,并关注检测报告中的关键指标,确保饮食安全。

(本文内容基于实验室真实检测流程整理,数据及方法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分享

实验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测试流程

食用油测试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食用油测试)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人生物材料测试

下一篇: 调味品测试

  • 服务保障 一对一品质服务
  • 定制方案 提供非标定制试验方案
  • 保密协议 签订保密协议,严格保护客户隐私
  • 全国取样/寄样 全国上门取样/寄样/现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