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所!
试验专题 站点地图 400-635-0567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非标实验室 > 其他样品

食用大豆粕检测

原创发布者:北检院    发布时间:2025-04-09     点击数:

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食用大豆粕检测分析报告

检测样品

本次检测的样品为食用大豆粕,来源于国内某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呈淡黄色颗粒状,无明显杂质,符合食品级原料的外观要求。

检测项目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本次检测主要涵盖以下项目:

  1. 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水分、灰分。
  2. 卫生指标:重金属(铅、砷、镉、汞)、黄曲霉毒素B1、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3. 其他指标:脲酶活性、酸价、过氧化值。

检测方法

  1. 粗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GB 5009.5-2016),通过消化、蒸馏和滴定测定氮含量,换算蛋白质含量。
  2. 粗脂肪:使用索氏提取法(GB 5009.6-2016),以乙醚为溶剂进行连续萃取。
  3. 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2017),结合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
  4. 黄曲霉毒素B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GB 5009.22-2016)**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
  5. 微生物检测:依据GB 4789.2-2016GB 4789.3-2016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培养计数。
  6. 脲酶活性:参照pH增值法(GB/T 8622-2006),评估大豆粕的抗营养因子活性。

检测仪器

  1. 凯氏定氮仪:用于蛋白质含量的精确测定。
  2.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元素,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3.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黄曲霉毒素等微量有害物质。
  4. 索氏提取器:完成脂肪含量的自动化萃取。
  5. 微生物培养箱:恒温条件下培养并计数微生物菌落。
  6. 紫外分光光度计:辅助测定脲酶活性及部分化学成分。

检测结果与意义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粗蛋白质含量为48.2%,粗脂肪含量为1.5%,符合食品级大豆粕的营养标准;重金属及黄曲霉毒素B1均未检出,微生物指标低于限值,表明样品安全卫生。此外,脲酶活性为0.05 U/g,说明加工工艺有效去除了抗营养因子,产品适合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通过科学检测,可确保食用大豆粕的品质与安全性,为生产企业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同时保障下游食品加工和消费者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实验室实测数据,仅供参考,具体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

实验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测试流程

食用大豆粕检测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食用大豆粕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荷载静压试验

下一篇: 植脂奶油检测

  • 服务保障 一对一品质服务
  • 定制方案 提供非标定制试验方案
  • 保密协议 签订保密协议,严格保护客户隐私
  • 全国取样/寄样 全国上门取样/寄样/现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