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摘要 灼烧失重检测是一种用于测定材料中挥发性成分或有机物质含量的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食品及环保等领域。本文介绍其检测样品、项目、方法及仪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灼烧失重检测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样品,包括但不限于:
检测的核心项目为样品在高温灼烧后损失的质量百分比,即灼烧失重率。该指标可反映样品中水分、挥发性有机物、结晶水及其他高温分解物质的含量,是评估材料热稳定性、纯度及成分组成的重要依据。
样品预处理 将待测样品研磨至均匀粉末状(若为固体),称取适量(通常1~5g)置于已恒重的坩埚中。
干燥处理 将坩埚放入烘箱,于105℃±5℃下干燥至恒重,冷却后记录初始质量(m₁)。
高温灼烧 将干燥后的样品转移至高温电阻炉中,根据样品特性设定温度(通常为550℃950℃),灼烧24小时至有机物完全分解。
冷却称重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灼烧后质量(m₂)。
结果计算 灼烧失重率(LOI)计算公式: ���=�1−�2�1×100%LOI=m1m1−m2×100%
分析天平 精度为0.0001g,用于精确称量样品质量。
高温电阻炉(马弗炉) 最高温度可达1200℃,具备程序控温功能,确保灼烧条件稳定。
干燥箱 用于样品前期干燥及去除游离水分。
干燥器 内置变色硅胶,防止冷却过程中样品吸潮。
结语 灼烧失重检测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可为材料性能评价和工艺改进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实际检测中需根据样品特性调整灼烧温度与时间,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灼烧失重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