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旋耕深松灭茬起垄机是一种多功能农业机械,其检测需结合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从安全性、功能性、作业质量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以下是详细的检测要点及流程:
一、检测前准备
-
设备资料核查:
- 核对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安全警示标识是否齐全。
- 确认设备型号与设计参数(如配套动力、作业幅宽、耕深范围等)是否符合使用需求。
-
工具准备:
- 基础工具:卷尺、卡尺、扭矩扳手、转速表、土壤硬度计、坡度仪等。
- 专用设备:液压测试仪、振动分析仪(用于轴承和传动系统检测)。
二、核心检测项目与标准
1. 结构完整性检测
- 关键点:
- 焊接/螺栓连接:检查机架、刀轴、深松铲等关键部位焊缝无裂纹,螺栓紧固扭矩符合GB/T 3098.1标准(如M12螺栓扭矩需达70-90 N·m)。
- 防护装置:旋转部件防护罩厚度≥1.5mm,间隙≤6mm(依据GB 10395.5)。
- 液压系统密封性:在额定压力下保压5分钟,压力下降≤10%。
2. 功能部件专项检测
-
旋耕部分:
- 刀片质量:刀片硬度HRC 40-50,磨损量超过原长度1/3需更换。
- 刀轴动平衡:空载转速下径向跳动≤1.5mm,振动速度≤4.5mm/s(ISO 10816标准)。
-
深松铲检测:
- 铲尖角度:铲尖入土角设计为18°-25°,实测偏差±2°。
- 铲柄强度:施加1.5倍额定载荷后无塑性变形。
-
灭茬装置:
- 刀组排列密度:横向间距≤150mm,纵向重叠≥30mm,确保灭茬率≥90%。
- 甩刀灵活性:手动旋转无卡滞,弹簧复位时间<0.5秒。
-
起垄机构:
- 垄形参数:垄高允许误差±10%,垄顶宽偏差≤5cm(参照NY/T 740-2003)。
- 覆土均匀性:土壤覆盖率≥85%,无裸露秸秆。
3. 性能试验
-
田间作业测试:
- 耕深稳定性:设定耕深30cm时,变异系数≤15%。
- 碎土率:旋耕后直径≤5cm土块占比≥80%。
- 功耗检测:单位面积油耗≤25L/hm²(对比JB/T 9782标准)。
-
安全性能试验:
- 过载保护:模拟深松铲卡死时,安全离合器应在3秒内脱开。
- 急停响应:拉动急停杆后,设备完全停止时间≤2秒。
三、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旋耕刀轴异响 |
轴承损坏/刀片松动 |
更换6208轴承(扭矩45N·m) |
起垄高度不均匀 |
限深轮调节失灵 |
校准限深轮液压缸行程 |
灭茬率低 |
刀组转速不足/刀片钝化 |
调整传动比至刀轴转速≥300rpm |
液压系统温升过快 |
液压油污染/溢流阀故障 |
更换ISO VG46液压油,清洗滤芯 |
四、智能化检测技术应用
- 传感器监测:安装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刀轴轴承状态,预警阈值设为4.5mm/s。
- 无人机航拍评估:通过多光谱成像分析土壤扰动均匀度,生成作业质量热力图。
- 物联网平台:集成CAN总线数据,远程监控发动机负载率、液压压力等参数。
五、维护保养规范
- 作业后清洁:使用高压水枪(压力≤5MPa)清除秸秆缠绕,避免腐蚀。
- 润滑周期:
- 刀轴轴承每50小时加注锂基润滑脂(NLGI 2级)。
- 齿轮箱每200小时更换GL-5 85W-90齿轮油。
- 长期存放:液压系统保持1MPa压力,刀片涂抹防锈脂,轮胎离地存放。
通过系统化检测与科学维护,可显著提升设备作业效率(预计延长使用寿命30%以上),降低故障率。对于复杂故障,建议使用振动频谱分析或热成像技术进行深度诊断。
实验仪器
测试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旋耕深松灭茬起垄机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