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医用电气设备的可用性检测(Usability Testing)是确保设备在临床环境中安全、有效且易于使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相关内容的系统梳理,涵盖标准、流程、方法及常见问题:
1. 核心标准与法规
- IEC 60601-1-6:医用电气设备可用性工程标准,要求通过系统化流程评估设备的人机交互设计。
- 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设计阶段融入可用性工程。
- FDA指南:美国FDA发布的《Applying Human Factors and Usability Engineering to Medical Devices》明确了人因工程在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 欧盟MDR/IVDR:要求通过可用性测试验证设备在真实场景中的安全性。
2. 可用性检测流程
(1)前期准备
- 用户画像分析:明确目标用户(如医生、护士、患者)的能力、使用场景及潜在风险。
- 使用场景定义:模拟临床环境(如急诊、手术室)下的典型操作流程。
- 风险分析:结合ISO 14971标准,识别与可用性相关的风险点(如误操作、界面混淆)。
(2)测试阶段
- 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在设备设计阶段通过原型测试发现问题,迭代优化设计。
- 总结性评估(Summative Evaluation):最终验证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通常需模拟真实操作任务(如输液泵参数设置、除颤器紧急使用)。
(3)数据收集与分析
- 定量指标:任务完成时间、错误率、用户满意度评分。
- 定性反馈:用户访谈、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改进建议。
3. 常用测试方法
- 用户测试(User Testing):招募真实用户(如医护人员)执行预设任务,观察并记录操作过程。
- 启发式评估(Heuristic Evaluation):专家根据人机交互原则(如Nielsen的10大可用性原则)评估界面设计。
- 认知走查(Cognitive Walkthrough):模拟用户首次使用设备时的思维过程,发现潜在困惑点。
- 眼动追踪(Eye Tracking):分析用户注意力分布,优化界面布局。
4.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1:操作步骤复杂
- 问题2:报警系统设计不合理
- 改进:区分警报优先级(如颜色、声音频率),避免“警报疲劳”。
- 问题3:人机界面(HMI)不符合用户习惯
- 问题4:环境干扰(如光线、噪音)
5. 认证与合规性
- CE认证:需通过欧盟公告机构的可用性评估,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
- FDA 510(k)/PMA:提交人因工程研究数据,证明设备在真实场景中的安全性。
- 中国NMPA:依据《医疗器械人因设计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进行审查。
6. 实际案例
- 案例1:某心电图机因菜单层级过深导致护士操作失误,通过简化菜单结构并增加快捷按键解决问题。
- 案例2:输液泵在嘈杂环境中报警声被忽视,改进为多模态警报(声音+屏幕闪烁+振动)。
7. 未来趋势
- AI辅助测试:利用机器学习分析用户行为数据,预测潜在风险。
- 虚拟现实(VR)模拟:构建高保真临床环境,测试极端场景下的设备表现。
- 远程可用性测试:通过视频会议工具远程观察用户操作,降低成本。
总结
医用电气设备的可用性检测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降低临床风险、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建议企业在设计早期引入人因工程团队,结合多维度测试方法持续优化,最终实现“用户零错误、操作零障碍”的目标。
实验仪器
测试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医用电气设备可用性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