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多联式空调机组(多联机,VRF系统)的检测是确保其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通常涉及安装调试、日常维护、故障排查等多个阶段。以下是多联机检测的关键内容及步骤:
一、常规检测项目
-
运行参数检测
- 制冷/制热性能:测量进出风温度差(正常范围:制冷温差8
15℃,制热温差1525℃)。
- 运行压力:检测高低压侧压力(如R410A制冷剂,制冷时高压约3.0
4.0MPa,低压约0.81.2MPa)。
- 电流与电压:检查压缩机、风机等关键部件的运行电流是否在额定范围内,电压波动是否在±10%以内。
-
制冷剂检漏
- 使用肥皂水或电子检漏仪检查管道接口、阀门等易漏点。
- 通过压力表观察系统压力是否持续下降,判断是否存在泄漏。
-
电气系统检测
- 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电源线与地线间的绝缘电阻(正常值>2MΩ)。
- 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电阻≤4Ω,防止漏电风险。
- 检查接触器、继电器触点是否氧化或烧蚀。
-
冷凝水排放检测
- 确认排水管坡度合理(≥1%),无堵塞或倒坡。
- 检查排水泵(如有)是否正常工作,避免积水导致霉菌滋生或漏水。
-
噪音与振动
- 使用分贝仪检测室内外机噪音(一般室内机≤45dB,室外机≤60dB)。
- 检查压缩机、风机轴承是否异常振动,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
控制系统功能测试
- 验证遥控器或集中控制器对各室内机的启停、模式切换、温度设定是否正常。
- 测试故障报警功能(如高压保护、低压保护、通信故障等)。
二、专业检测方法
-
红外热成像检测
- 使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电气柜、连接端子等部位,排查过热隐患(如接触不良、过载)。
- 检查制冷管道温度分布是否均匀,判断是否存在堵塞或制冷剂不足。
-
制冷剂充注量验证
- 通过称重法或液位视镜确认制冷剂充注量是否符合铭牌要求。
- 利用压力-温度对照表(PT表)分析系统过冷度/过热度,优化充注量。
-
能效分析
- 使用功率计测量系统总功耗,结合制冷量/制热量计算能效比(COP/IPLV)。
- 对比设计参数,判断系统是否高效运行。
-
通讯信号检测
- 使用示波器或专用工具检查室内外机间的通讯信号波形,排除信号干扰或线路故障。
三、检测周期建议
- 日常维护:每月检查过滤网清洁度、冷凝水排放情况。
- 季度维护:清洗室外机换热器,检测制冷剂压力及电气连接。
- 年度检测:全面检查系统性能、清洗风道、更换老化部件(如电容、滤网)。
- 故障后检测:维修后需重新验证运行参数及安全保护功能。
四、注意事项
- 安全操作
- 检测前务必断电,并在高压侧泄压后再操作。
- 制冷剂回收需由持证人员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或排放至大气。
- 数据记录
- 记录检测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确保数据可比性(如标准工况:制冷模式35℃环境,制热模式7℃环境)。
- 专业工具
- 合规性
- 遵循当地法规(如GB/T 18837《多联式空调机组》标准)及厂家技术手册。
五、常见故障检测方向
- 制冷效果差:检查过滤网堵塞、制冷剂泄漏、电子膨胀阀故障。
- 通讯故障:排查信号线松动、主板故障、电源干扰。
- 高压报警:清洗冷凝器、检查风机转速、排除制冷剂过量。
- 室外机频繁启停:验证电源电压稳定性、传感器校准、系统负载匹配。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和维护,可显著提升多联机的能效和寿命。对于复杂故障或需更换核心部件(如压缩机、主板),建议联系专业服务商处理。
实验仪器
测试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多联式空调机组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