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乘用车行车制动器的检测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环节,涉及机械性能、液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行车制动器检测的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检测前的准备
-
车辆状态
- 确保车辆处于空载、冷车状态(避免制动盘高温影响检测结果)。
- 轮胎气压符合标准,胎面磨损均匀。
- 检查制动系统警告灯是否亮起(如ABS、ESP故障灯)。
-
工具与设备
- 制动液检测仪、刹车片厚度测量仪、制动盘测厚仪。
- 诊断仪(用于读取ABS/ESP系统故障码)。
- 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力分配和制动效率)。
二、外观检查
-
制动片(刹车片)
- 厚度检查:新刹车片厚度通常为10-12mm,磨损极限为2-3mm(不同车型有差异)。
- 磨损均匀性:左右轮刹车片磨损差异不应超过20%,否则需检查卡钳或分泵是否卡滞。
-
制动盘/鼓
- 厚度与变形:使用千分尺测量制动盘厚度,磨损极限参考车型手册(通常允许减少2-3mm)。
- 表面状态:检查是否有裂纹、划痕、沟槽或烧蚀痕迹,划痕深度超过0.5mm需修复或更换。
-
制动管路与接头
- 检查橡胶软管是否老化、开裂,金属管路是否锈蚀、渗漏。
- 确认制动液无泄漏,接头紧固无松动。
三、制动性能检测
-
制动踏板测试
- 踏板行程:踩下制动踏板,正常行程应不超过总行程的1/3-1/2。
- 踏板反馈:踩踏时应有明显阻力,无松软感或下沉现象(若下沉可能液压系统漏气或漏油)。
-
制动力测试(需专业设备)
- 制动力分配:左右轮制动力差值应≤20%,前后轴制动力比例符合标准。
- 制动效率:制动减速度应≥5.8m/s²(国标GB 7258要求),或制动距离符合车型手册规定。
-
驻车制动测试
- 在20%坡道上拉紧手刹,车辆应能保持静止。
- 手刹行程不应超过总齿数的70%(如7-9齿为正常)。
四、液压系统检测
-
制动液检查
- 液位:液位应位于储液罐MAX-MIN标记之间。
- 含水量:使用检测仪测量含水量,超过3%需更换制动液。
- 污染度:观察颜色是否浑浊(正常为淡黄色透明),混入杂质或气泡需排空更换。
-
排气操作
- 若制动系统维修后或踏板软绵,需对制动管路进行排气,排除空气。
五、电子控制系统检测(ABS/ESP/EBD)
-
故障码读取
- 使用诊断仪读取ABS/ESP系统故障码,定位传感器或控制模块问题。
-
轮速传感器检查
- 清洁传感器表面铁屑或污垢,检查线路是否破损。
- 测量传感器电阻值(通常为800-2000Ω,具体参考车型手册)。
-
ABS功能测试
- 在湿滑路面或专用设备上紧急制动,确认ABS介入时踏板有弹脚感,且车辆无失控。
六、常见故障与处理
-
制动异响
- 原因:刹车片磨损极限、异物卡入、制动盘不平。
- 处理:清洁制动组件或更换磨损件。
-
制动跑偏
- 原因:左右制动力不均、轮胎气压异常、悬架问题。
- 处理:调整制动分泵或检查悬架定位。
-
制动踏板抖动
- 原因:制动盘变形、车轮动平衡不良。
- 处理:修复或更换制动盘,校正动平衡。
七、维护建议
- 定期更换:刹车片每3-5万公里更换,制动液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
- 避免暴力驾驶:频繁急刹车会加速制动系统磨损。
- 年检要求:制动性能需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检测与维护,可确保乘用车行车制动器处于良好状态,保障行车安全。如发现异常,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实验仪器
测试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乘用车行车制动器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