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摘要 低聚异麦芽糖(IMO)作为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为确保其产品质量与安全性,需对样品进行系统化检测。本文针对某批次低聚异麦芽糖样品,通过多项指标测试分析其理化性质与卫生安全性。
本次检测样品为某企业提供的低聚异麦芽糖粉状产品,样品编号为IMO-20230901,规格为25 kg/袋,生产日期为2023年9月,保存条件为阴凉干燥处。
检测涵盖以下核心指标:
低聚异麦芽糖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参照《GB 5009.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低聚糖的测定》,通过色谱柱分离目标成分,外标法定量。
水分含量检测 依据《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使用直接干燥法,将样品置于105℃恒温干燥箱中至恒重,计算失重比例。
灰分含量检测 参照《GB 500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采用马弗炉高温灼烧法,样品经550℃灼烧后称量残留物质量。
pH值检测 将样品配制成10%水溶液,使用pH计直接测定,参照《GB/T 9724-2007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微生物指标检测 依据《GB 4789.2-2016 菌落总数测定》与《GB 4789.3-2016 大肠菌群计数》,采用平板倾注法培养并计数。
实验使用的主要设备包括:
通过上述方法检测,样品IMO-20230901的低聚异麦芽糖含量为92.3%,水分含量为3.1%,灰分含量为0.05%,pH值为5.8,菌落总数<10 CFU/g,大肠菌群未检出,霉菌与酵母菌总数<20 CFU/g。所有指标均符合《GB 1674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要求,表明该产品品质稳定、安全性高,适用于食品与保健品生产。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功能性低聚糖、高效液相色谱法、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低聚异麦芽糖测试)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低聚木糖测试
下一篇: 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