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硬件信任根检测是针对嵌入式系统、芯片及硬件设备的安全基础模块进行的验证服务,旨在确保其具备可信执行环境、防篡改能力以及安全启动机制。随着物联网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硬件信任根成为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核心组件。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评估,可验证硬件信任根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如ISO/IEC 11889、Common Criteria等),避免因硬件层漏洞导致的数据泄露或系统攻击。检测覆盖物理安全、密码学功能、固件完整性等关键维度,为供应链安全和产品合规性提供权威背书。
安全启动验证, 可信执行环境隔离性, 物理防篡改能力, 密钥管理合规性, 固件完整性校验, 随机数生成质量, 侧信道攻击防护, 硬件加密引擎性能, 安全存储机制, 调试接口安全性, 时钟与电源抗干扰, 安全更新协议, 身份认证强度, 安全生命周期管理, 漏洞修复响应, 供应链溯源验证, 电磁辐射泄漏, 硬件木马检测, 功耗分析防护, 多租户隔离性
安全芯片(SE), 可信平台模块(TPM), 硬件安全模块(HSM), 嵌入式安全元件(eSE), 智能卡芯片, 物联网终端模组, 服务器基板管理控制器(BMC), 5G通信模组, 车规级安全处理器, FPGA安全配置芯片, 生物识别传感器, 工业控制系统PLC, 区块链硬件钱包, 边缘计算网关, 航空航天电子设备, 医疗设备安全控制器, 数字证书加密卡, 云服务器安全协处理器, 军事加密通信设备, 人工智能加速芯片
物理侵入测试:通过聚焦离子束(FIB)等微纳加工技术尝试逆向工程
侧信道分析:采集功耗、电磁辐射等泄露信息进行统计攻击
故障注入攻击:使用激光/电压毛刺等手段干扰电路正常运作
固件动态分析:在仿真环境中监控指令级执行流与内存访问
密码学合规测试:验证算法实现是否符合FIPS 140-3等标准
安全启动链验证:逐级检查引导加载程序到OS的签名完整性
边界扫描测试:通过JTAG接口检测硬件互连逻辑缺陷
温度/电压应力测试:在极端环境下验证安全机制稳定性
电磁兼容性测试:评估辐射信号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
硬件木马检测:采用红外热成像对比晶圆级异常发热点
功耗轨迹分析:使用高精度示波器捕捉运行时的功耗特征
随机数熵源评估:通过NIST SP 800-90B标准测试熵质量
时序攻击模拟:测量密码操作执行时间的敏感信息泄露
多租户隔离验证:测试硬件级资源隔离机制的有效性
供应链审计:通过X射线/电子显微镜检查晶圆代工标记
聚焦离子束显微镜(FIB), 激光故障注入系统, 电磁探头阵列, 高速数字示波器, 逻辑分析仪, 红外热成像仪, 频谱分析仪, 原子力显微镜(AFM), X射线衍射仪, 半导体制冷测试台, 抗辐射测试舱, 声发射传感器, 光子计数探测器, 量子随机数检测仪, 晶圆级探针台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硬件信任根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螺纹胶热循环稳定性测试
下一篇: 防水卷材粘接层热老化剥离强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