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手机电池测试仪检测报告与分析
检测样品
本次检测样品为市面上常见的3款智能手机内置锂离子电池,分别为:
- 样品A:某品牌旗舰机型电池(容量4500mAh,锂聚合物)
- 样品B:某品牌中端机型电池(容量4000mAh,锂离子)
- 样品C:某品牌入门机型电池(容量5000mAh,锂离子)
所有样品均为全新未使用状态,生产批次为2023年第四季度。
检测项目
本次检测主要针对手机电池的核心性能指标,包括:
- 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验证电池标注容量与实际放电容量的一致性。
- 充放电效率:测试电池在完整充放电循环中的能量损耗。
- 内阻值:评估电池内部电阻对性能的影响。
- 循环寿命衰减:模拟电池在30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
- 安全性能:检测电池在过充、过放及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检测方法
-
容量测试
- 使用恒流恒压(CC-CV)充电法将电池充至满电状态,再以标准放电电流(0.2C)放电至截止电压(3.0V),记录实际放电容量。
- 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与标称容量的偏差率。
-
充放电效率测试
- 在25℃恒温环境下,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循环,统计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的比值。
-
内阻测试
- 采用交流阻抗法(ACIR),通过四线制测量法获取电池内阻值。
-
循环寿命测试
- 在1C充放电倍率下,以300次循环为基准,每50次记录一次容量衰减数据。
-
安全性能测试
- 过充测试:将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的1.5倍,观察是否发生膨胀或漏液。
- 高温测试:将电池置于85℃环境中静置8小时,检测外观变化及性能波动。
检测仪器
本次检测采用专业级电池测试设备,确保数据精确性与可靠性:
- 电池充放电测试仪:型号BTS-6000(支持0-6V/0-20A,精度±0.05%)
- 电池内阻分析仪:型号HIOKI BT4560(测量范围0.01mΩ-3.5kΩ)
- 高低温试验箱:型号GDW-100(温度范围-40℃~150℃)
- 数据采集系统:配套软件Battery Master Pro V2.3,实时记录充放电曲线及参数。
检测结果概述
- 容量一致性:样品A的实际容量为4432mAh(偏差-1.5%),样品B为3920mAh(偏差-2.0%),样品C为4865mAh(偏差-2.7%),均符合行业标准(偏差≤±5%)。
- 内阻表现:样品A内阻最低(28mΩ),样品C最高(42mΩ),内阻升高可能导致高负载场景下发热加剧。
- 循环寿命:300次循环后,样品A容量保持率为92%,样品B为85%,样品C为78%,差异与电池材料及工艺相关。
- 安全性能:三款样品均通过过充及高温测试,无漏液或起火现象。
结论与建议
当前市售手机电池整体性能达标,但不同定位产品的寿命与能效差异显著。建议用户避免长期使用快充或极端温度环境,以延长电池寿命。厂商需进一步优化低成本电池的材料工艺,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数据仅针对本次检测样品,不构成产品评价依据。)
分享
实验仪器
测试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手机电池测试仪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