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显微组织观察, 晶界碳化物分布, 氧化增重率, 腐蚀失重率, 点蚀电位测定, 临界孔蚀温度, 应力腐蚀开裂倾向, 钝化膜稳定性, 电化学阻抗谱, 极化曲线分析, 晶间腐蚀深度测量, 热处理工艺影响, 介质pH值敏感性, 氯离子浓度耐受性, 温度梯度效应,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表面形貌表征, 晶界敏化度评估, 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验证
奥氏体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 镍基高温合金, 钛合金, 铝合金, 铜合金, 锆合金, 焊接接头, 热影响区材料, 镀层材料, 复合材料, 管线钢, 压力容器用钢, 核反应堆结构材料, 海水淡化装置部件, 石化反应釜内衬, 医疗器械植入物, 海洋平台设备, 航空发动机叶片
ASTM A262 Practice A(草酸浸蚀法):通过电解浸蚀显微观测试样晶界腐蚀形态。
ASTM G28 Method A(硫酸铁-硫酸试验):定量测定镍基合金在沸腾酸液中的失重率。
ISO 3651-2(不锈钢硝酸试验):评估材料在硝酸环境中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GB/T 4334 E法(铜-硫酸铜-硫酸试验):采用弯曲试样判定不锈钢应力腐蚀倾向。
ASTM A923 Method C(氯化铁点蚀试验):测定双相不锈钢耐局部腐蚀性能。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通过极化曲线计算再活化率评估敏化程度。
Huey试验(65%硝酸腐蚀):用于评估超低碳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
Strauss试验(硫酸铜-硫酸-铜屑法):经典不锈钢敏化度定性检测方法。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提高晶间腐蚀定量分析的灵敏度。
ISO 15324(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模拟实际工况的多参数加速试验。
ASTM G108(电化学再活化率测定):量化材料表面钝化膜稳定性。
晶间腐蚀深度显微测量法:结合金相显微镜进行腐蚀形貌三维分析。
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试验:复现化工设备实际运行腐蚀环境。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征腐蚀产物化学成分及价态。
扫描电镜-能谱联用(SEM-EDS):观察晶界腐蚀形貌与元素分布相关性。
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能谱仪(EDS), 电化学工作站, 高温高压反应釜, 恒温油浴槽, 精密电子天平, pH计, 离子色谱仪, X射线衍射仪(XRD),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体视显微镜, 腐蚀失重测量系统, 盐雾试验箱, 微区电化学测试系统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晶间腐蚀测试试验)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航空航天环境测试试验
下一篇: 喷头淋雨法测试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