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所!
试验专题 站点地图 400-635-0567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非标实验室 > 其他样品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检测

原创发布者:北检院    发布时间:2025-04-04     点击数:22

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检测是确保其作业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涉及机械性能、作业质量、安全规范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检测的关键内容和流程:

一、机械系统检测

  1. 割台系统检查

    • 切割器:刀片锋利度、间隙调整、往复运动灵活性。
    • 拨禾轮:转速、高度调节功能,拨禾齿是否完好。
    • 输送装置:链条/皮带张紧度,防止谷物堵塞或漏割。
  2. 脱粒与清选系统检测

    • 脱粒滚筒:转速、凹板间隙调整(避免过度破碎或脱粒不净)。
    • 清选装置:筛网清洁度、风机风量调节,减少籽粒损失和含杂率。
    • 籽粒升运器:检查链条、刮板是否磨损,防止卡滞。
  3. 动力与传动系统

    • 发动机:油压、水温、排气状况,确保动力输出稳定。
    • 传动系统:变速箱、皮带/链条传动效率,有无异响或过热。
    • 液压系统:油路密封性,液压油清洁度,操作灵敏度。

二、作业性能检测

  1. 收割效率测试

    • 喂入量:测试额定喂入量下的连续作业能力(如4kg/s、6kg/s等)。
    • 作业速度:不同作物(水稻、小麦等)下的合理行驶速度匹配。
  2. 损失率与含杂率

    • 籽粒损失:检测割台、脱粒、清选各环节的损失率(国家标准通常要求≤1.5%)。
    • 含杂率:清选后籽粒的杂质含量(一般≤2%)。
  3. 适应性测试

    • 不同作物(高/低秆、倒伏作物)的收割效果评估。
    • 潮湿、泥泞等复杂地形的通过性和适应性。

三、安全与合规性检测

  1. 安全防护装置

    • 检查旋转部件防护罩、紧急制动装置、灭火器是否齐全。
    • 警告标志(如高温、高压区域)是否清晰可见。
  2. 灯光与信号系统

    • 前照灯、转向灯、故障警示灯是否正常工作。
    • 夜间作业时的照明范围是否符合要求。
  3. 噪音与排放

    • 发动机噪音是否符合环保标准(≤85dB)。
    • 尾气排放是否达标(国四/国五标准)。

四、智能化与故障诊断

  1. 传感器监测

    • 通过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籽粒损失传感器等实时监控作业状态。
    • 物联网(IoT)技术实现远程故障预警。
  2. 故障代码诊断

    • 使用ECU(电子控制单元)读取故障代码,快速定位问题(如发动机故障、液压异常)。
  3. 图像识别技术

    • 摄像头监测割台高度、作物流量,自动调节作业参数。

五、检测流程

  1. 预检准备

    • 清理机器残留物,检查油/液(机油、液压油、冷却液)是否充足。
    • 空载试运行,观察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2. 动态作业检测

    • 在实际田间作业中测试收割效率、损失率等关键指标。
    • 记录数据并与国家标准(如GB/T 8097-2020)对比。
  3. 后期维护建议

    • 更换磨损部件(如割刀、筛网)。
    • 调整传动系统间隙,润滑关键部位。

六、常见问题与处理

  • 脱粒不净:增大滚筒与凹板间隙或提高转速。
  • 籽粒破碎多:降低滚筒转速或减小凹板间隙。
  • 清选损失大:调大风量或更换筛网孔径。

通过系统化检测和维护,可显著提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保障农业生产高效进行。建议参考厂家手册和国家标准,定期进行专业检测。

实验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测试流程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检测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 服务保障 一对一品质服务
  • 定制方案 提供非标定制试验方案
  • 保密协议 签订保密协议,严格保护客户隐私
  • 全国取样/寄样 全国上门取样/寄样/现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