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尿酸测定试剂盒是临床和实验室中用于定量检测生物样本(如血清、血浆或尿液)中尿酸浓度的常用工具。以下是关于尿酸测定试剂盒的详细解析:
一、检测原理
-
尿酸酶法(主流方法):
- 步骤:
- 尿酸在尿酸酶催化下氧化生成尿囊素、CO₂和过氧化氢(H₂O₂)。
- H₂O₂与过氧化物酶(POD)及显色剂(如4-氨基安替比林和TOOS)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常为红色或紫色)。
- 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00-5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尿酸浓度。
- 优点:特异性高,受干扰少,适用于自动化分析仪。
-
磷钨酸法(传统方法):
- 尿酸在碱性条件下与磷钨酸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通过比色法测定。
- 缺点:易受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干扰,逐渐被尿酸酶法取代。
二、操作步骤
-
样本准备:
- 血清/血浆:需离心分离,避免溶血。
- 尿液:建议收集24小时尿,必要时添加防腐剂(如盐酸)。
-
试剂配制:
- 按说明书复溶干粉试剂或预混液体试剂,注意避光保存。
-
标准曲线:
- 使用系列浓度的尿酸标准品(如0、2、4、6、8 mg/dL),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
反应体系:
- 样本与试剂按比例混合(如10 μL样本 + 1 mL试剂),37℃孵育5-10分钟。
-
检测:
- 使用分光光度计在指定波长(如505 nm)读取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三、注意事项
-
干扰因素:
- 内源性物质:高浓度胆红素、血红蛋白、维生素C可能影响结果。
- 药物:利尿剂、阿司匹林等可能干扰检测。
-
质量控制:
- 每次检测需包含高、低值质控品,确保结果在可控范围内。
-
试剂保存:
- 未开封试剂2-8℃保存,避免冻结;开封后按说明书要求保存(通常2-8℃稳定1个月)。
-
仪器校准:
- 定期校准分光光度计或自动化分析仪,确保波长准确性和光路清洁。
四、结果解读
- 正常参考范围(因实验室而异):
- 血清/血浆:男性3.4-7.0 mg/dL,女性2.4-6.0 mg/dL。
- 尿液:250-750 mg/24h。
- 临床意义:
- 升高:痛风、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化疗后肿瘤溶解综合征。
- 降低:Wilson病、范可尼综合征、肝病。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
- 假性偏高:检查样本是否溶血或脂血,排除药物干扰。
- 假性偏低:确认试剂未过期,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否达标。
- 标准曲线线性差:重新配制标准品或更换试剂。
六、选择试剂盒的建议
- 优先尿酸酶法:特异性高,适用于自动化平台。
- 匹配检测系统:确保试剂盒与实验室仪器兼容(如适用于生化分析仪或手动分光光度计)。
- 认证与合规性:选择通过CFDA、FDA或CE认证的产品。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确保尿酸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循试剂说明书和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仪器
测试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尿酸测定试剂盒检测)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