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激光陀螺作为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导航精度与设备可靠性。本文针对某型号激光陀螺的测试过程,详细阐述检测样品、项目、方法及仪器的关键技术要点。
本次测试对象为XX-5000型激光陀螺,该产品采用四频差动设计,标称角速度测量范围为±500°/s,工作温度为-40℃至+70℃,适用于高精度航空导航领域。样品外观无机械损伤,光学窗口洁净度符合GJB 150.1A-2009标准。
零偏稳定性测试 将陀螺固定于隔振平台上,连续采集24小时静态数据,通过Allan方差分析法计算零偏稳定性指标。测试环境温度控制在23℃±1℃,湿度≤60%RH。
标度因数重复性测试 使用高精度转台以10°/s²的加速度施加标准角速度输入(±10°/s至±500°/s),每个测试点重复旋转10次,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度因数曲线。
温度特性测试 在温控箱内进行温度循环测试:
高精度三轴转台系统 型号:RT-9000H,角位置精度±0.001°,最大转速600°/s,用于标度因数与动态特性测试。
宽温域环境试验箱 型号:GDW-1000C,温度范围-70℃至+150℃,控温精度±0.5℃,支持程序化温变控制。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型号:DAQ-48X,采样率1MHz,24位AD分辨率,同步采集陀螺输出信号与环境参数。
激光干涉振动台 型号:VTS-2000,频率范围5-3000Hz,最大加速度20g,配备激光多普勒测振模块。
通过上述系统性测试,可全面评估激光陀螺的静态特性、环境适应性与长期稳定性。测试数据表明,XX-5000型激光陀螺的零偏稳定性达到0.003°/h(1σ),标度因数重复性优于5ppm,满足GJB 2426A-2018《激光陀螺通用规范》的军用标准要求。该测试方案为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导航系统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激光陀螺测试)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