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所!
试验专题 站点地图 400-635-0567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科研实验室 > 动物试验

B6-Tg(hNCR3)小鼠,动物试验

原创发布者:北检院    发布时间:2023-03-01     点击数:

获取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报价?获取试验周期?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B6-Tg(hNCR3)小鼠

英文名称:B6-Tg(hNCR3) mouse

疾病名称:传染病、肿瘤

相关基因:hNCR3

背景品系:C57BL/6J

遗传类型:基因敲除

繁殖方式:HET X WT

繁殖代数:NA

研究用途:用于研究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及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

饲养环境:屏障或隔离环境

培育单位: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保种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资源鉴定:

鉴定日期:暂无介绍

特征描述

NKp30 的发现及分子结构

1999 年 Pende 等发现了 NKp30 受体(NCR3;CD337),是由人类 6 号染色体 HLAIII 区的 1C7 基因编码的一种大小为 30 kDa的蛋白质,这种受体选择性的表达在所有的 NK 细胞表面,因此可以作为分离 NK 细胞的标记物。此外,与IL-15 接触后,NKp30 还可在脐带血 T 细胞上表达,并且受到孕酮刺激后可表达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NKp30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为 I 型跨膜糖蛋白,包含一个细胞外免疫球蛋白域,负责配体结合,一个带阳性电荷精氨酸残基的跨膜域以及一个没有附加信号域的胞内域。CD3ζ 同质二聚体和 CD3ζ/FcRγ 异质二聚体可与 NKp30 跨膜区的带电精氨酸结合,并介导NK 细胞的活化。研究发现 NK 细胞表面有 6 种不同的 NKp30 剪切变异体,其中 NKp30a-c的胞外区为 v 型样区,而另 3 个 NKp30d-f 的胞外区为c 型 Ig 样区;基因表达时翻译外显子的不同导致了各种剪切变异体间胞内域的不同。其中 V 型样区的 NKp30 亚型占总体的大多数,并且各种剪切变异体在不同组织间的分布亦表现不同。Delahaye等通过研究转染了 3 种不同 V 型样区 NKp30 的NKL 细胞发现不同亚型会导致 NK 细胞做出不同的应答;转染了 NKp30a 和 NKp30b 的细胞在与靶细胞结合或共培养后释放出大量的 IFN-γ,而转染了NKp30c 的细胞仅能产生 IL-10 和少量的 IFN-γ。因此 NKp30a 和 NKp30b 代表免疫刺激亚型,能释放 TH1 细胞因子,而 NKp30c 代表免疫抑制亚型,通过分泌 IL-10 来传达免疫抑制信号;这种激活潜能的差异是由于与NKp30a 和NKp30b相比 ,NKp30c 在交叉连接后与 CD3ζ 的联系减少了。同时有研究发现在胃肠道间质瘤中,与表达其他几种NKp30 亚型的患者相比,表达 NKp30c 亚型患者的预后更差,这种差异可能是由 NKp30c 亚型介导的NK 细胞功能负面调节的后果【1】。

由于 NKp30 分子结构与 CD28、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 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和程序性死亡受体 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 等 CD28 家族成员相似,因此 NKp30 被归为 CD28 家族( 图 1)【2】

NKp30 的相关配体

目前已发现的 NKp30 的配体有以下几种:其中抑制性配体包括:(1)牛痘病毒属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2)人巨细胞病毒(HCMV)间层蛋白 pp65,pp65与NKp30 结合后导致NKp30与CD3ζ链分离,从而抑制 NKp30 介导的NK细胞活化;(3)其他未知配体,如MDSC 表面配体,通过NKp30 抑制NK细胞的功能。活化性配体包括:(1)肿瘤细胞质膜表面的 B7-H6,特异性的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目前尚未在健康细胞中发现过 B7-H6;(2)肿瘤细胞配体:BCL2 相关永生基因 6(BAG6,也称为 BAT3),表达在细胞核内、质膜表面以及外泌体中,NKp30 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Cs) 细胞膜表面的BAG-6 结合后刺激NK细胞活化介导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死亡;(3)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 1 Pf EMPl;(4)细胞表面的肝素或硫酸肝素类蛋白聚糖,这些分子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1、2】。

NKp30 抗肿瘤和病毒感染的作用

NKp30 抗肿瘤的作用

NKp30 在 NK 细胞抗肿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在多种肿瘤外周血或腹腔液中 NKp30 的表达下降,与此同时,NK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随之下降;NKp30的降低预示着NK细胞活性的下降,此外,NKp30不同亚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同,其中表达 NKp30a 和NKp30b 亚型的患者预后较好,而表达了 NKp30c 的患者预后较差,复发风险增加。Nayeli 等通过比较30 例未经过任何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 例乳腺良性病变及 24 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 NK 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的表达,最终发现与健康对照者相比,乳腺癌患者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NKp30的表达显著下降,表明乳腺癌患者 NK 细胞的细胞毒性下降可能是乳腺癌免疫逃逸的一种新机制。来自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外周血中NKp30 显著下降,并且NK细胞的抗肿瘤及抗病毒感染作用也显著下降,可能与宫颈癌对NK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关。Pesce 等通过分析一组选定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腹水中肿瘤相关 NK 细胞的表型及功能,发现与自身外周血NK细胞相比,超过一半的病人肿瘤相关 NK 细胞表面 NKp30 的表达显著降低,并且这种下降与它的一个配体 B7-H6 有关,其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或细胞内,也可以可溶性分子的形式存在于腹水中。研究发现,表达了低 NKp30 表型的 NK 细胞在消灭表达 B7-H6 的靶细胞时,干扰素IFN -γ的释放量减少且细胞毒性功能受到抑 制 。Semeraro 等通过观察 3 组表达了不同 NKp30 亚型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独立队列患者的预后,发现免疫刺激亚型(NKp30a,NKp30b)与免疫抑制亚型(NKp30c)比值相同时,患者呈现出相似的预后;同时,诱导化疗后缓解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 NK 细胞若为 NKp30c 优势型,则患者复发的风险会增加。同时,他们还证实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表面的 B7-H6 配体可以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患者血清中可溶性 B7-H6 水平的升高,导致NK 细胞表面 NKp30 下调,进而抑制了 NK 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且可能与疾病的骨髓转移和产生抗药性相关。Fend 等证实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NKp30/NCR3 表达缺失,此外低表达 NKp30 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短且远期预后较差,表明 NK 细胞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逃逸机制,同时可通过检测外周血中 NKp30 的表达量对患者进行分层。此外,Castriconi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 可 从 基 因 转 录 水 平 抑 制 NKp30 以 及NKG2D 的表达,进而抑制 NK 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发现,NK 细胞还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NKG2D、NKp30、NKp46 等活化性受体的表达在早中期患者中含量较高,越晚期患者含量越低,而抑制性受体如 CD158b、CD159a则与之相反。

NKp30 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NKp30 不 仅 在NK 细胞抗肿瘤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参与了活化的 NK 细胞抗病毒感染的过程;研究表明HIV 感染会导致 NKp30 下调从而抑制 NK 细胞的免疫活性;而感染牛痘病毒则会导致 NKp30 的抑制性配体上调从而抑制 NK 细胞的免疫活性,另一方面在某些病毒感染时(如 HBV-ACLF)NKp30 的上调反而促进了疾病的进一步进展。Zou 等证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急慢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肝脏 NK 细胞的聚集和外周血中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Kp30 和 NKp46)的上调与疾病进展相关,并且HBV-ACLF 患者肝细胞上 B7-H6 以及 IL-32 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他们进一步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发现 NKp30-B7-H6 相互作用通过上调 HBV-ACLF患者肝脏 IL-32 的表达,进而加重了肝细胞损伤,这些发现为自然细胞毒性受体和配体特异性识别在HBV -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Mantovani 等证实 HCV 感染时 NKp30各种亚型表达水平均下调,但 NKp30 a/c 比值显著增加,与此同时 NKp30 a/b 比值和 NKp30 b/c 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无明显变化;此外,他们还观察到 NKp30免疫刺激亚型和肝硬化正相关,而免疫抑制亚型NKp30c 和 FIB-4(计算肝纤维化程度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呈负相关,揭示了 NKp30 各种亚型在肝损伤及进一步的肝纤维化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反的是,Jarahian研究证实牛痘病毒感染细胞表面 NKp30 和 NKP46 受体的配体表达上调,但NKp44 和 NKG2D 配体的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痘病毒属的牛痘病毒 VV 不仅可以用于人类牛痘疫苗的接种,还可用于溶瘤治疗;通过选择性的沉默细胞表面的 NCR,他们发现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 HA,亦可以重组可溶蛋白形式存在,能引起 NKp46介导的细胞活化,同时阻断 NKp30 介导的细胞活化;由于 HA能阻断NKp30的活化,牛痘病毒感染的细胞更容易逃脱NK细胞的杀伤,他们认为痘病毒属的HA是NCR 的一个保守性配体,在病毒感染晚期通过阻断 NKp30 介导的细胞活化导致细胞的免疫逃逸,因此可以选用 HA 缺陷的牛痘病毒用于溶瘤治疗。同时,De Maria 等证实感染 HIV 患者体内 NK细胞表面 NKp30和NKp46显著下调,并且这种下调与 NCR 介导的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下调呈平行关系,提示感染 HIV时NK 细胞表面NKp30 及其他 NCR 的下调可能是导致 NK 细胞杀伤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这也解释了一部分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前,机会性肿瘤发生率较高的原因【1】。

NKp30与真菌感染

Li 等研究证实 NKp30 在 NK 细胞识别和杀伤真菌生物如隐球菌和假丝酵母菌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NKp30 参与了 NK 细胞和真菌的结合、PI3K 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干扰素的释放;已知 HIV感染导致的 AIDS 晚期真菌感染是大多数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De Maria 等已经证实 HIV 感染会导致NKp30 的下调,这可能是 AIDS 患者晚期易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 Li 等发现 IL-12 能恢复HIV 感染患者 NKp30 的表达以及 NK 细胞杀伤真菌的活性,因此可通过上调 IL-12 纠正由于 NKp30 表达量减少导致的 HIV 感染患者 NK 细胞抗真菌活性缺陷。

NKp30与疟疾

在关于 NK 细胞对疟疾的固有免疫研究中发现,NKp30 可以直接与感染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膜蛋白-1( Plasmodium falciparum erythrocyte membraneprotein-1,Pf EMP-1) 结合,导致 NK 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 B,裂解寄生红细胞( parasitized red bloodcells,pRBCs) ,从而触发 NK 细胞对 pRBCs 的杀伤作用。但之后有研究表明 NK 细胞通过直接接触 来 识 别 和 杀 伤 pRBCs,NKG2D、NCRs、CD2、DNAM-1 和 2B4 等受体不参与其中【2】。

NKp3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徐红等还发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 NKp30 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且腹腔液中下调更明显,由 NKp30 介导的 NK 细胞杀伤功能也随之下降,提示盆腔局部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原因【1】。

有报道研究了NKp30的参与NK细胞活化及免疫突触形成,PI3K-Erk1/2信号通路参与NKp30分子介导的NK细胞活化【3】。

动物简介

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包括NKp46、NKp30 和NKp44,三者均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但彼此无同源性。NKp30即为NCR3。

营养成分

饲料营养成分:水分≤10%;粗蛋白≥20%;粗脂肪≥4%;粗纤维≤5%;粗灰分≤8%;钙1.0-1.8%;磷0.6-1.2%。

生物学特性

生长曲线:无寿命:1-2年解剖学:无繁殖学:近交繁殖自发异常:无生理生化指标:无

遗传信息

pCAG-hNCR3-3xflag-intron-BGHpa转基因载体的构建 使用分子克隆实验方法构建pCAG-hNCR3-3xflag-intron-BGHpa质粒,图谱示意如下:

线性化处理: 将质粒pCAG-hNCR3-3xflag-intron-BGHpa使用BstEII酶切进行线性化,过柱回收酶切产物,测浓度备用。 hNCR3转基因小鼠的构建 将质粒pCAG-hNCR3-3xflag-intron-BGHpa线性化,然后显微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中,待小鼠出生两周龄后,对其进行PCR鉴定。

实验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

测试流程

B6-Tg(hNCR3)小鼠流程

注意事项

1.具体的试验周期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2.文章中的图片或者标准以及具体的试验方案仅供参考,因为每个样品和项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终以工程师告知的为准。

3.关于(样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询我们的工程师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样品损失。

4.加急试验周期一般是五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样品有所差异

5.如果对于(B6-Tg(hNCR3)小鼠,动物试验)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工程师为您一一解答。

  • 服务保障 一对一品质服务
  • 定制方案 提供非标定制试验方案
  • 保密协议 签订保密协议,严格保护客户隐私
  • 全国取样/寄样 全国上门取样/寄样/现场试验